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 南盘江地区晚二迭世沉积相及火山碎屑岩成因

    <正> 前言 南盘江地区地跨滇、黔、桂三省,是西南地区油气勘探瞩目的地区之一。地史上从晚二迭世到三迭纪都是强烈的沉陷区,周围被古、中生代发育的一些古隆起(或古陆)包围,面积约二十万平方公里。 本文着重对晚二迭世沉积相和火山碎屑岩成因进行研讨,重点放在南盘江断槽盆地区(图1)。

    1981年04期 1-24+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碳酸盐岩成岩圈闭与四川的油气勘探

    强子同 ,韩耀文 ,郭一华

    四川的油气勘探开发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四川盆地的不同构造、不同层位找到了许多油气田。目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当以构造为对象的勘探工作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下一步工作应当怎么办?构造只占整个四川盆地很小的比例,在构造之外的广阔地区,是不是就没有获得工业油气的希望?针对四川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现状,本文着重指出,除了要用传统的概念(构造勘探)继续扩大油气资源外同时还应该用新概念在老油气区寻找新的油气田,即把视线扩大到构造圈闭之外的广阔地区。本文认为七十年代末期提出的成岩圈闭的理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 本文回顾了“成岩圈闭”研究的现状,讨论了成岩圈闭形成的机理、成岩圈闭的分类、以及各类成岩圈闭的特征。在分析四川石油勘探部分资料的基础土,探讨了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成岩圈闭的有利条件和寻找这种圈闭的方法。

    1981年04期 2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三牙轮钻头台架试验与井底模式分析

    罗肇丰 ,侯季康 ,黄春申

    三牙轮钻头地面台架试验与井底模式的分析是对牙轮钻头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与改进的最简便又较真实的方法。在国外早已采用,国内尚属首次。 本论文详细的介绍了成都石油总机厂制造的8 1/2″XHP 4-1与川_1M—9X型三牙轮钻头在花岗岩、石灰岩与砂岩中钻进时各种参数的测量数据与所钻出的井底模式,并与美国8 1/2″J44,J55R、F3、HP51及J77型三牙轮钻头进行对比研究。 文中有各种井底模式的照片与测得的各种钻进参数值,并对它们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如何改进8 1/2″XHP4-1型钻头齿面布置及合理使用构改进意见,为我国改进钻头设计及使用提供参考。

    1981年04期 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非定常渗流中的Hankel变换及其应用

    吴玉树,葛家理

    本文定义了各种适合油藏工程常用边界条件的Hankel变换核函数,推导或给出了其反变换公式。作为Hankel变换应用实例,求解了双重孔隙介质渗流微分方程组,在井底定压力生产条件下的解析解,从而阐明了Hankel变换是求解(平面)径向流问题十分有效的数学工具。

    1981年04期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油套管联接园扣螺纹的合理扣数问题

    崔岚

    <正> 目前,石油套管联接的螺纹牙形有园扣、梯形扣和奥米加扣等几种扣型。固井工程中,最常用的套臂螺纹为园扣。关于园扣螺纹的尺寸参数,国产套管及接箍规范(YB690—70)、API套臂规范以及苏制套管规范均作了规定。规范中,除规定了螺纹每时长的扣数外,尚有长扣与短扣之分。各种尺寸的套管,螺纹(长扣和短扣)的有效总扣数在18—35扣之间。

    1981年04期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积分变换求梁的变形

    关祥杰

    本文从求解梁挠度的二阶差分方程出发,通过Z变换,最后推导出计算挠度和转角的简单公式,使计算过程简化。对于变截面梁和复杂受载下,此法尤为简便。同时,这也是处理离散参数的数学方法——Z变换在力学中应用的初步尝试。

    1981年04期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Ⅱ型Fuzzy积分收敛定理

    石勇

    1965年L.A.Zadeh首次引入Fuzzy集合概念[1]。十几年来,模糊数学在数学及其它科学领域内得到了迅猛发展[2]。 1972年M.Sugeno建立了类似概率数学期望的Fuzzy积分[3]。1980年黄金丽、郑道朋进而建立了一系列关于分布函数的收敛定理及Fuzzy积分的依测度收敛定理[4]、[5]。同年,张文修、赵汝怀将M.Sugeno建立的Fuzzy积分(本文称作第Ⅰ型Fuzzy积分)进行推广,引入新的Fuzzy积分(本文称作第ⅡFuzzy积分)[6]。本文试图从第Ⅱ型Fuzzy积分出发,按照[4]的思想,给出相应的第Ⅱ型Fuzzy积分的收敛定理。

    1981年04期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